《七略》相关论文
《七略》、《汉书·艺文志》和《隋书·经籍志》是我国文献学史上的重要文献目录,均对我国目录学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。三者在......
史书艺文志记述了当时的各类著作,为我们了解当时的学术状况提供了第一手资料。以《汉书.艺文志》和《隋书.经籍志》两者对书籍基......
“辨章学术、考镜源流”多被称为我国目录学之目的、任务、核心和优良传统。笔者认为不妥。
“Differentiation chapter academic......
[摘要]《隋志》“簿录篇”著录有《文章志》诸书,但它们既非目录著作,也不是作家传记。通过考察可知,《文章志》诸书产生于六朝别集涌......
《隋书·经籍志》是一部唐代官修书目,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第二部史志书目,本文试从其作者、体例、著录方法、分类等几方面进行探讨......
摘 要:图书馆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,在人类文明的进步中起着重要作用。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,图书馆在我国的发展也是由来......
史学家班固在《汉书·霍去病传》一书中曾有这样的记载:霍去病“从军,……其在塞外,卒乏粮,或不能自振,而去病尚穿域蹋鞠也。”东......
中華標點本廿四史是文史研究者的必備參考書,但其中標點間有未妥者,如《晉書》中“好屬文論,雖綺麗不足,而言成規鑒”和《後漢書》......
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立者,孔子的儒学思想可以从如下一些方面简要概括。 一、儒学的产生 1.礼乐文明 先秦时期,是先有了儒这......
《汉书》,班固(公元32—92年)所撰,为与《后汉书》区分,也可称为《前汉书》。 《汉书》开始了断代史的写作。在体例上基本采用了《史......
《隋书·经籍志》史部目录类序云:“古者史官既司典籍,盖有目录以为纲纪,体制湮灭,不可复知。孔子删书,别为之序。韩、毛二《诗》......
两汉时期 ,中国传统史学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,而这又是与道家学说的演变和发展密切关联、相伴而行的。司马迁、刘向、班固、荀悦......
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毁书运动,莫过于秦始皇时期的焚书坑儒了,大家在历史课上都学过。嬴政焚书可谓罄竹难书,所以这里就不书了。咱们来......
在书面语和人们的口头语,“三教九流”算是一个使用频率较高的词,用来泛指社会上各色各样的人,也泛指江湖上各种职业。那么,“三教”“......
自2010年以来,国内对《汉书·艺文志》(下简称《汉志》)的研究不绝如缕、颇有创见.本文试从宏观研究、微观研究、价值研究及对比研......
《七略》《汉书·艺文志》中的《兵书略》将兵书分为“兵权谋”“兵形势”“兵阴阳”“兵技巧”四类,本文将从这一分类方式的优越......
《汉书·艺文志》注可以确定为班固所为;从编撰《七略》的目的与功能上看,刘歆缺乏为《七略》所著录的书籍撰写说明或解题的必要性......
刘歆是西汉时期的私人藏书家、文献学家,其著作《七略》内容丰富,学术价值很高,有“辩章学术、考镜源流”的作用,《七略》成为中国古代......
《汉书·艺文志·六艺略》的《诗》小序中有一段:“孔子纯取周诗,上采殷,下取鲁,凡三百五篇。”这是小序中对《诗经》的介绍。历来......
、和是我国文献学史上的重要文献目录,均对我国目录学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.三者在体例因袭、著录、分类和创新等方面存在着诸多......
[JP+1]汉代刘向、刘歆父子领校图书,对先秦以来的文献首次进行全面的校理,形成传世文献的官方定本,构建了儒术独尊语境下符合大一......
《七录》分类表博采诸家公私目录分类的优点,根据学术发展和图书数量增减的需要,因时制宜,调整和创设了许多类目,对后世的图书分类产生......
《七略》、《汉书·艺文志》和《隋书·经籍志》是我国文献学史上的重要文献目录,均对我国目录学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。......
刘向,刘歆父子之《别录》《七略》,为我国目录学,校Chou学,文献学之创始之作,奠基之作。它对保存先秦古籍,对后世图书目录的编纂,有深远的......
《七略》《七志》《七录》作为我国目录学的鼻祖,不仅对当时的文献学发展影响颇深,也对后世目录学发展影响深远.从《七略》《七志......
在引入核心文献这一崭新概念的基础上,讨论了<七略>中核心文献所具有的层次性及其所反映的文化价值.认为具体的核心文献和抽象的分......
<正> “尽信书则不如无书”这句话,虽说是老生常谈,但确是从古书中翻过一个筋斗的深切体会。 古今中外一个样,文化愈发达,时间越久......
姚振宗对《七略》《别录》佚文的考订主要体现在:一、辨析佚文,如对因不足据、乏考证、书名相似等误辑佚文的辨析;二、甄别伪书,如对因......
章学诚在刘歆《七略》“诸子出于王官”说的基础上,指出三代之学的特点是官师治教合一,六艺之学亦出于王官,切于世用。这与后世儒者专......
文化也者,始於事物,中于学术,终于图书,所以传机神之妙旨,记聖哲之能事,所以树风声,流显号,美教化,移风俗,为表达思想,交流经验,传......
“辨章学术,考镜源流”是章学诚图书分类思想的宗旨。在传统图书分类体系中,章学诚十分推重《七略》分类体系,其《和州志·艺文书......
作为我国古代第一部系统书目,《七略》在文献整理的基础上从“最一般”的视域阐述文化的本质、功能、起源和走向。实现了从文献秩序......
<正> 刘向的《别录》,本来只是把众书的“录”汇集起来,别为一书,所以称为“别录”命名之义,原很明显。可是,由于它的全称叫做《七......
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把分类理论应用于目录制作的国家。《七略》创立的六分法分类体系是我国最早的图书分类法;魏晋时期,一种新的分类法......
汉成帝命刘向、刘歆等人校书,历20年而有《别录》、《七略》问世,奠定了我国古典目录学发展的基础。若从汉代算起,目录学发展距今......
针对姚名达先生在《中国目录学史》中对《七略》分类法提出的几点质疑作了思考,并对《七略》分类法的依据作出了进一步的解释。......
颜师古注《汉书》,征引古籍达百余部,而簿录类唯有《别录》和《七略》,且二书早已亡佚不存。本文仅对《汉书》颜注所引《别录》、《七......
刘向、刘歆是我国西汉著名的经学家、目录学家、文学家.刘向校阅了汉宫室先秦至西汉的藏书,撰写了<别录>一书,成为我国图书目录学......
【正】最为目录学家、学术史家称道的书目体制——叙录体,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目录的体制,也是中国古典目录学最初的成熟形态。......
<正>章学诚的《校雠通义》围绕校雠心法"辨章学术,考镜源流"的核心思想,创新地提出"互著"、"别裁"的分类方法,并详细论述了"校雠条......